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殷高峰 贺王娟
AI浪潮席卷千行百业,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设计,AI可谓大有可为。例如,英国AI制药公司Exscientia利用AI平台,仅12个月就成功设计出治疗强迫症的新药分子,而传统方法通常需要4年到5年。
创新药企业如何更好地拥抱AI?笔者认为,还需在三个方面加速突破,积极构建AI医药研发生态圈。
首先,AI模型的训练需要海量且高质量的数据,但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共享机制不完善,这制约了AI模型的训练和应用。而且一些药企内部的数据也经常分散在不同部门,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对创新药企业来讲,想要更好地拥抱AI,就需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数据生态,为AI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创新药企业需要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的AI技术和应用场景,避免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AI技术日新月异,但并非所有技术都适合用于药物研发。这就需要创新药企业积极与AI技术公司、学术机构、行业伙伴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AI医药研发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AI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落地应用。
最后,创新药企业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AI技术的应用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迭代,短期内或许难以看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创新药企业需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长期的AI战略规划,持续投入资源,培养人才,构建能力,最终实现AI技术的价值转化。
综合来说,目前,AI制药仍处于早期阶段,大多数AI设计的药物分子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验证。但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拥抱AI是大势所趋,AI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创新药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新药企业要将AI融入企业战略和研发体系的方方面面,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AI医药研发生态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