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研究社
从“村超”到CCTV的故事。
五一期间,北京檀谷公园将迎来“新乐府世界音乐节”,作为受邀演出的乐团之一,“舞乐蝉歌”最近正在北京进行排练。前段时间,我们前往探访,抵达录音棚时,乐团成员们正用侗语交谈,身穿侗族服饰的成员们热情迎接了我们。
“舞乐蝉歌”这个名字或许还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你很可能已经听过她们的作品——舞乐蝉歌是《崩坏:星穹铁道》1.2版本插曲《蝉喓歌》,以及动画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片头曲《宝莲盛开》的演唱团体。
这两首曲目的灵感均来自侗族大歌——也就是舞乐蝉歌家乡侗族世代相传的合唱形式,在保留侗族大歌多声部合唱和自然呼吸般节奏的同时,又叠加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法国号等西方管弦乐以及电子音效与混响处理等现代音乐元素,营造出一种古老、空灵又神秘的听觉体验,而被不少玩家和观众评价为“赛博念经”和“上头”。
如今在B站,星铁演唱会现场版《蝉喓歌》切片已经超过40万播放,《宝莲盛开》纯享版的播放量也达到了30万;随着前段时间《哪吒2》电影走红,舞乐蝉歌受邀登上了央视新闻。我们拜访期间,乐团负责人杨想妮还透露,最近她们收到了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邀请,将作为民族文化代表团,前往海外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如果只看这样的成绩,大概没有人能够想象,这是一支仅仅成立两年时间的乐团。
1
舞乐蝉歌乐团来自贵州,成员全部是95后和00后,她们本身就是侗族人,从小在侗寨耳濡目染,接受过侗族世代相传的音乐熏陶。与此同时,所有成员均毕业于贵州各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接受过系统的现代音乐教育。
前几年贵州“村超”意外走红,成为了全国关注的乡村体育现象。这个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的足球联赛,不仅因为比赛本身热闹、接地气吸引了大量观众,更因为当地居民自愿出人出力,自发组织表演的烟火气让许多网友感动。
这场轰动全网的“乡超”,就是在舞乐蝉歌乐团负责人杨想妮的家乡贵州榕江县举办的。舞乐蝉歌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首次登台亮相的。
将时间拨回2023年,舞乐蝉歌尚未成立。彼时,毕业三年的杨想妮在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的支持下回到家乡,在榕江创立了侗族文化非遗研学基地,推广侗绣、银饰制作等传统技艺。与此同时,她在大学期间组建的合唱团依然活跃在各类民族文化表演中。
正巧这一年,“村超”在榕江火爆出圈。看到全国网友都关注着榕江,杨想妮和乐成员的心里也燃起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能为家乡出一份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就这样,她们带着侗族大歌登上了“村超”赛场。
但当时的她们大概还没有想到,这次把歌声带到“村超”的决定,会引来命运的转折。
不久之后,米哈游的音乐团队开始为《崩坏:星穹铁道》新版本寻找音乐资源,通过网络注意到了舞乐蝉歌的声音,并邀请她们演唱新曲《蝉喓歌》。“他们要找的,其实就是我们这样的声音。” 杨想妮告诉我们,《崩坏:星穹铁道》 是在确定好用侗族大歌之后,才找到了她们,当时曲子都已经定好了。
某种意义上,这首歌就像是为她们量身准备的一样。
完成《蝉喓歌》的录制后,这首带有侗族旋律配乐被放入了新剧情“幻胧”BOSS战中。因为幻胧这一角色的服饰配色、头饰造型与侗族传统装扮有诸多相似之处,其在游戏设定中承载的神话色彩又与侗族大歌形成了某种天然的契合。曲子上线后,迅速在玩家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也有不少专业音乐人对这段剧情和音乐进行过深度解析与讨论。
让舞乐蝉歌更意外的是,2024年,她们受邀参加了星铁上海演唱会。演唱三首《蝉喓歌》组曲时,观众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尽管此前她们已经有过不少登台演出经历,但这样的场面和氛围,仍是第一次感受到。
“演出结束后我们兴奋得根本睡不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杨想妮仍难掩激动。而这场演出,也成为了舞乐蝉歌真正走进公众视野的转折点——演出切片上传至B站后,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转发,这个年轻合唱团的声音开始被更多人听到。
这是舞乐蝉歌在B站上传的第一支视频,也是她们网络活动的起点在众多的观看者中,就包括《哪吒2》的音乐制作人杨芮。2024年8月,舞乐蝉歌在B站收到了杨芮的私信邀请,对方主动联系她们试唱《宝莲盛开》。
杨芮的B站账号之后的故事正如大家所知,《哪吒2》上映后,随着电影热度攀升,舞乐蝉歌登上央视新闻,开始作为年轻一代的民族音乐代表,在国家级媒体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而最近,舞乐蝉歌正式签约了十三月文化传播公司——也就是文章开头“新乐府世界音乐节”的主办方,成为旗下艺人,拥有了专属的音乐制作团队。我们探访期间,团队正在为她们量身打造新的原创作品,为前往澳门、埃及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做准备。
十三月文化的录音室短短两年时间,从“村超”的草根舞台走向国际演出,这样的转变当然离不开舞乐蝉歌自身的实力和坚持,但这样的成长经历显然也离不开一个个重要的“被看见”的契机。
这些契机,无疑与游戏和动漫有关。
2
《崩坏:星穹铁道》1.2版本刚上线时,《蝉喓歌》曾引起过一场不小的争议。
最初,许多玩家并不清楚这首歌使用侗语演唱,B站上相关的切片中,几乎被“这首日语歌谁唱的?”的弹幕刷满了。另外由于曲子曲风空灵诡谲,还有不少网友联想到了《攻壳机动队》中的经典曲目《傀儡谣》,一时间出现不少质疑米哈游抄袭的声音。
“我们一开始看到也有点好笑,”杨想妮也觉得有点无奈,“大家以为是日本的,其实我们唱的是侗语。”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实——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大众语境中的存在感仍然相当薄弱。
但另一方面,换个角度来看“被误解”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肯定,它在种程度上说明《蝉喓歌》在美学形式和视听语言上已经足够“通用”,能和全球年轻人熟悉的亚文化自然衔接起来,这恰恰是传统文化借助当代媒介实现跨语境传播的一种可能。
接下来的发展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大量玩家开始主动考据《蝉喓歌》的歌词与曲风来源,不少人自发在评论区科普侗族大歌的历史与演唱形式,甚至带动起一波关于侗族大歌的关注和二创热潮。
这种由玩家情绪认同到自发科普再到二创裂变的路径,正是游戏与动漫的巨大传播优势所在。
用人话说也就是,侗族大歌的走红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主动宣传”,而是因为恰好踩中了当下年轻人真实的兴趣点:在过去,民族文化的传播依赖传统媒介、非遗展演等方式,传播路径慢,接受门槛也高。而现在,游戏与动漫作为天然的内容平台,拥有更强的用户参与度和社群共鸣力,一首配乐、一个角色,往往就能在社区中激发大量传播与再创作。这正是游戏和动漫在文化传播中所能起到的“桥梁”作用。
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输出我们此次拜访的十三月文化公司,是一家长期深耕民乐领域的音乐厂牌,聚焦了大量民谣歌手,以及昆曲、评弹、川剧、扬州清曲、粤剧等传统戏剧艺术家。
此前,十三月文化在游戏、动漫领域的涉猎不多,仅与《三国杀》有过配乐方面的合作。但这次采访中,创始人卢中强告诉我们:“这两年,越来越多二次元厂商会主动来找我们,专门询问有没有民族音乐艺人可以推荐。”
包括五一期间在北京举办的新乐府世界音乐节,负责宣发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透露,他们并没有特意进行动漫、游戏领域的规划,但在实际敲定演出阵容时却意外发现,这场世界音乐节自然而然汇聚了许多近年来曾参与热门游戏、动漫IP的艺人,包括《黑神话:悟空》《王者荣耀》《哪吒2》等作品的配乐与演唱者。
这种看似偶然的聚集,实际上也恰好反映出一种客观的趋势:越来越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创作者,正在通过游戏、动漫等载体成功出圈,逐渐形成新一代民乐创作者群体。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民族音乐与年轻文化之间也会出现越来越多交汇的可能。
结语
在十三月录音棚的那天,舞乐蝉歌的一位成员曾拿起桌上盆栽的一片叶子放在嘴边,示意我们随意点歌。我们正在迟疑的时候,另一位成员代替我们轻声哼唱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伴随着歌声,《青花瓷》的曲调竟清晰地从叶片中流淌而出。
这是侗族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乐艺之一,称作“叶笛”或“树叶吹奏”,声色空灵悠远。
随后,这位成员又为我们演奏了侗族牛腿琴、侗族琵琶、侗笛……这些乐器在在造型、音色、演奏方式、制作工艺上都与如今主流的乐器体系截然不同,既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又保留着原生态的质感。
在《黑神话:悟空》中,唢呐高亢、尖锐、穿透力极强的音色,曾被巧妙嵌入到BOSS登场片段、战斗音乐乃至剧情高潮中,可以说是一大亮点。相比之下,像侗族牛腿琴、侗族琵琶、侗笛这样同样具有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乐器,还尚未被发掘和运用。
我们向在场的音乐人们询问,还有哪些没有走进大众视野的传统民族乐器同样具备这样的潜力。
“那可真是太多了。” 十三月文化的创始人卢中强回答我们,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四川一部分、湖南湘西,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各种乐器和音乐形式数不胜数。“即使从业这么多年,也还有太多我们都没见过、没听过的艺术形式。”
显然,无论是民族音乐的潜力,还是游戏动漫的传播力,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