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年前侏罗虫揭秘棘头动物门起源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南京4月10日电 (记者张晔)棘头虫是一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体内寄生蠕虫,能够感染人、猪、犬、猫、鱼等各类动物,是一类重要的医学寄生虫。棘头动物门虽然已建立200余年,但其起源问题一直没有答案。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

    科技日报南京4月10日电 (记者张晔)棘头虫是一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体内寄生蠕虫,能够感染人、猪、犬、猫、鱼等各类动物,是一类重要的医学寄生虫。棘头动物门虽然已建立200余年,但其起源问题一直没有答案。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博士生罗慈航在研究员王博指导下,与多国学者合作的研究成果表明,产自内蒙古道虎沟的约1.6亿年前的棘头虫化石——侏罗虫,为解决棘头动物门的起源之谜提供了实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由于棘头虫的身体构型高度特化,其系统分类位置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基于不同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学者分别提出棘头虫与扁形动物门、鳃曳动物门以及轮虫动物门近缘的观点。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棘头虫最可能是轮虫动物门中一个特化的类群。但是,寄生棘头虫很难保存为化石,且身体构型与自由生活的轮虫有着很大差异,因此,中生代蠕虫化石一直是古生物学领域的“冷门”。

    研究团队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道虎沟侏罗棘头虫”化石进行的解剖学研究发现,侏罗虫身体呈纺锤形,分成吻突、颈和躯干3部分。

    侏罗虫最奇特的特征是其位于躯干最前方的颚器。侏罗虫的吻突具硬化的、略向下弯曲的刺。侏罗虫身体上有约32对仅延伸至身体一小部分的纵毛列,类似的结构也常见于现生棘头虫。侏罗虫的吻突中央保存了消化道,但躯干整体未发现明显的消化道,其身体末端还有一个类似现生棘头虫雄性交合伞的结构。

    侏罗虫具钩的吻突和较大的体型表明,棘头虫在侏罗纪可能已经演化出了内寄生的习性,也表明棘头虫可能起源自陆地环境,并在侏罗纪已经与其他轮虫分化。

    为进一步确定侏罗虫的演化位置,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各类现生和化石蠕虫动物形态的数据矩阵,并开展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侏罗虫的演化位置位于棘头虫最根部,是棘头虫的基干类群。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