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全球领先,铝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至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
铝产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保持世界第一,分别约为8500万吨、4400万吨、4950万吨和1050万吨,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首创石灰拜耳法、选矿拜耳法等氧化铝生产技术,建成全球最大单条氧化铝生产线,镓、锂、铁等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领先。
不过也要看到,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我国铝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15%以上。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基本满足重大工程、重点型号产品需要。展望2035年,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引领全球铝工业发展。
对此,《实施方案》明确了强化资源保障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等七方面重点任务。
其中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稳慎建设氧化铝项目,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鼓励产能兼并重组,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
在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方面,将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建立铝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支持铝行业生产应用、测试评价、中试等相关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制高精度轧制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装备。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