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顶光线传媒的人要么是坏,要么是chun,今天情绪崩塌的罪臣它也是主力。
2月17日,凭借《哪吒2》在资本市场短短8个交易日股价上涨264.43%的光线传媒又给散户们上了一课,开盘5分钟股价从20厘米涨停板上直接跳水,一度逼近跌停,振幅接近40%。
截至收盘,光线传媒跌幅为14.60%,市值从千亿跌回870亿;全天换手率24.23%,交易额高达223.46亿,而节前公司整体市值也才200多亿。
18日开盘光线传媒直接水下低开继续俯冲,盘中一度跌超10个点,收盘跌6.27%,全天换手率16.60%,成交金额127.35亿;两天成交总金额达350亿,不知又有多少投资者要高位站岗。
如果说节后光线传媒第一波上涨是影视股遇到爆款的常规上涨,正如当年《狂飙》之于爱奇艺,《满江红》之于欢喜传媒,《战狼2》之于北京文化;那第二波上涨就是各方因素综合导致的非常规现象。
这里的因素有《哪吒2》的炸裂超预期、市场情绪高涨、资金套利兑现等不同小心思。
到上周末,当各社交媒体能频繁刷到光线传媒的暴涨神话时, 就应该想到资本在用力量找接盘侠。
本篇将复盘光线传媒的涨跌始末,梳理影视股的投资逻辑,分析当下的投资环境。借用投资大师彼得 林奇的一句话,投资不仅仅是对资产的选择,更是对时代的理解。
影视股如同时令水果,每到暑期、国庆、春节等关键档期就可能有表现机会。但由于近一两年整个果园没结出几颗像样的果子,反而是副产品AI+经常被热炒。
不过有《哪吒1》珠玉在前,光线传媒王长田也放风预测《哪吒2》票房70亿,去年已经有少部分嗅觉敏感的机构和投资者在布局。
首先是机构,截至2024年末,至少有36只基金重仓持有了光线传媒,合计持股1.1亿股以上。其中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和中欧互联网混合是排名前三的基金,持股数量均在1000万股以上。
尤其是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去年Q3已经是光线传媒第九大流通股股东,Q4又大幅加仓434.64万股,将持有份额推高到3334.41万股。
其次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股民。一位年前就买入光线传媒的投资者告诉妙投,当时他听到一些业内人士说《哪吒2》质量不错,于是上杠杆买入7成仓的光线传媒;
但保险起见,因为另一部片预售票房很亮眼,所以又分了点仓买中国电影,结果开年回来光线传媒20厘米涨停,中国电影则是跳空低开接近跌停,对冲了不少收益。
但更多投资者是 后知后觉 的。
节后首日(2月5日)光线传媒仅开盘有个v型口留给投资者短暂的上车机会,全天涨停封死,成交金额23亿。从龙虎榜来看,深股通、机构专用均买入6000多万;游资葛卫东(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位列买3,买入5720万;但同样是机构专用席位卖出的6864万和4875万,深股通专用卖出3912万。
次日(2月6日)光线传媒仍然高开,但仅尾盘触达20厘米涨停还未封住;这一天《哪吒2》以57.76亿元票房(含预售)登顶中国票房榜第一名,给股价上涨提供持续动力。
这日深股通加大做t力度,买入2.8亿卖出1.28亿;机构加大买入力度,买入1.1亿仅卖出1518万;量化基金买入8438万;值得注意的是,龙虎榜卖榜上中信证券北京建外大街开始狂卖,一次性出货3.59亿。
通常情况下,影视股的炒作在经过2个20厘米后涨幅已经差不多,随后一个交易日光线传媒股价表现确实一般;但《哪吒2》太争气,经过周末发酵,截至2月10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52亿美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大家的预期变成 抗日 ,这继续推动股价上涨。
不过这天光线传媒龙虎榜明显博弈力度加大,深股通虽然买入1.9亿,可又卖出2.9亿;游资桑田路买入6083万,散户天团做t;量化卖出9277。
而且这一天光线传媒是在尾盘才被拉至涨停,当时市场情绪高涨,一方面很多主板龙头股连续一字板,比如浙数文化,市场产生严重踏空情绪;一方面龙韵股份午后直线拉板,给光线打了前站,算是反推其尾盘涨停。
到了2月11日,市场指数虽弱势震荡,但五连板及以上的高标多达9个,趁分歧切龙头抱团的短线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哪吒2》爆火和光线传媒的暴涨示范效应,金运激光(周边文创)、引力传媒(海外发行)被认为直接受益方,一早涨停;再次反推光线午后涨停;仅隔1分钟,资金挖掘出 沧海遗珠 元隆雅图并近90度拉至涨停。
当日光线传媒龙虎榜上深股通买入2.9亿卖出3.7亿,一线游资联储证券重庆江北嘴买入1.55亿,甬兴证券安徽分公司买入7729万,这两游资席位从2024年底开始上榜且标的有联动。在同一天,这两个席位还参与了浙数文化的五连板,也是第三个一字板。
这一天中信证券北京建外大街继续卖出4.57亿。
此时,光线传媒股价已然翻倍,无论是按计算器做价值投资,还是短期题材投资,有经验的投资者大多开始撤退,上文提到年前就埋伏进入的那位投资者就是在此时选择离场。
但短期翻倍的快乐是短暂的,后面几日看着光线股价继续暴涨,踏空的痛苦和不敢追高的矛盾反复煎熬着每一位投资者,他们甚至自主加入 哪吒受害者联盟 ,而这种复杂情绪也成了光线股价高潮见顶阶段的助燃剂。
埋人
2月12日,光线传媒龙虎榜显示其成了散户游乐园,拉萨团结路第一买入1.25亿卖出7603万,拉萨东环路第一买入9699万卖出7011万,拉萨团结路第二买入9022万卖出9372万;建外大街继续卖出5.45亿,好像有无限供给。伴随 圣驾 的小弟又换成横店影视等。
2月13日,哪吒票房破百亿,并上了晚间的《新闻联播》;而资本市场上前一批连板高位股开始坠落,浙数文化等多股大跌,资金轮动到了影视传媒,带动了板块高潮,当天全市场只有64家涨停,文化传媒就涨了8家。
影视股中最先涨停的是10厘米的浙文影业,然后是同样主板票欢瑞世纪(炸板后回封),随后博纳影业、万达电影均涨停,反推龙头光线传媒涨停。除龙头光线传媒外,仅华谊兄弟一家20厘米个股,且尾盘反复炸板勉强封住涨停;其实板块中还有一家涨幅超10%的华策影视,当天一度冲到近涨停后回落。
这凸显了当天市场的套利情绪,资金害怕踏空,龙头涨太高不敢买入,那就用10厘米的股票进行套利,而且当前还有不少新小散户没有创业板权限,只能买主板的股票。
但一则很多影视股只是蹭热度涨停,逻辑得不到资金持续认可,更多是一日游下场;二则此时主板风向已转,当日起主板高位股大批断板,如12日完成8连板的美格智能当日盘中一度跌停,开始了熟悉的A杀,股市又将再次成为散户 绞肉机 。
但追涨光线传媒也不能怪散户太冲动,因为13日龙虎榜上显示除拉萨天团,还有2家机构买入2.3亿。
这不是机构首次高位接盘,因为机构确实需要在有落地逻辑(业绩)或涨出逻辑后才有足够理由进行价值投资。
建外大街继续卖出光线传媒3.23亿;游资也基本离场。事实上光线传媒炸裂上涨过程中参与的游资并不多,他们更多是围绕市场主线如DeepSeek来布局,影视股的小利貌似不太看得上。
到了2月14日,光线传媒的博弈进入最后的疯狂,也即挖坑埋人阶段。
光线传媒当日开盘跳涨,虽然上午有过反复炸板,但还是卡在10点半左右完成回封。通常市场会认为10点半之前完成涨停的股是强势的,次日产生溢价的概率更大。
此时光线龙虎榜上买榜已全部是散户席位,即 拉萨五虎 。在相关评论区中,有用户认为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合力 , 就像美国的游戏驿站,不断上涨,打爆空头 。
当日建外大街继续卖出2亿,自2月6日该席位就在不断出货,累计卖出22.38亿(17日又卖出2亿)。有网友猜测是阿里在出货,因为阿里在2024年12月以后持股就降至5%的披露线以下,不需要发布减持公告,不过并未找到相关证据;亦有猜测是持股3%的自然人,甚至是老庄。
但累积的风险已经很高,光线传媒股价此时上涨2.6倍,面临巨大获利盘兑现压力;一路或跟随或助攻的影视股小弟基本上次日都是绿盘下场,没能形成板块赚钱效应,且影视股长期投资逻辑未有彻底改变;第一波股价上涨太高太猛,足够主力出货,当他们完成最后一波套人,股价随时可能自由落体。
其实大家也知道风险,但侥幸心理难克服。 周末小红书大数据一直推荐 说每天都是15%左右涨,给散户上车机会,大家轮流接盘。
很快,2月17日光线传媒的走势打破了散户的认知,原来人气股也可以天地板。
总结来看,光线传媒股价炒作最开始是热门IP带来的估值提升,随之则是在IP表现超预期、舆论、资金助推下的走高,最后就是刻意的发套套人。无论是14日拉涨停打辨识度,周末有意散播物料推波助澜,17日竞价阶段顶涨造假象,还是开盘瞬间下砸收割,很像2008年之前庄股时代老庄的出货方法。
只是最后这一地鸡毛只有散户承担。如果此时高位站岗光线传媒,说不定要等到哪吒3上映才能解套,哪吒受害者联盟继续扩大。
回归本质
围绕光线传媒的博弈仍在继续。
2月19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走出修复行情,光线传媒股价盘中一度涨超7个点,全天成交119.24亿。又有用户喊出 光线传媒是动漫茅,今天你瞧不起,明天你买不起 , 连国家都支持的,怕个锤子 ;亦有新的小作文流出,由于香港市场预售火爆、东南亚市场启动等,光线传媒有二波预期;甚至有将同日大涨17.79%的每日互动与之做类比,并将光线的估值一举拔高到近2000亿。
市场大起大落,众声喧哗,想保持定力,还需要回归到光线传媒及影视股投资逻辑上。
整个影视产业链从上到下可分为爆款内容制作、发行及放映三个环节。光线传媒可归类在内容方,属于电影电视剧内容的输出方,类似的还有华策影视等;收入主要来自内容的投资与制作,竞争核心在于影视IP的丰富性及爆款内容的持续创造能力。
所以《哪吒2》大爆对光线传媒最直接受益在于票房分成推高营收和利润,若票房以160亿来计算,能给光线带去的分成大概在30亿;相关版权销售、衍生品开发、游戏授权等方面还有上亿的额外收入。
更具想象力的在于哪吒IP的开发,有券商估算相关衍生品收入或达100亿元~150亿元,IP总商业价值或达300亿元~350亿元。
不过这需要长期运营,至少此刻不能简单直接兑换到市值里去。连跌2天后,光线传媒的动态市盈率仍高达159.84,无论是参考国外巨头迪士尼、奈飞等30-50倍市盈率,又或是国内影视行业龙头华策影视的71.08倍市盈率,光线当下显然被高估了。
如果想再提升估值水平,就要看光线传媒今年后续的IP潜质。据披露目前光线有《乔妍的心事》《胜券在握》等50个真人电影项目和《小倩》动画电影有望在年内发行上映,但大概率没法复现年初的盛况。
参考2024年,光线传媒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4.42亿,同比增长53.37%;归母净利4.61亿,同比增长25.08%;但Q3单季营收同比下滑68%,扣非净利亏损2781万,也显示出内容方在无米下炊时的窘境。
再放大到整个影视板块。
发行公司是将内容分发到各大院线、影院,代表的有中国电影、猫眼娱乐等;同样受限于内容供给的量和质,所以才有《哪吒2》拯救影院的说法。
放映线下是院线,如万达电影;线上典型的如爱奇艺。但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它们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内容、规模效应,及运营成本的控制上。
可见,整个影视产业链非常依赖爆款(优质内容),但爆款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且能打造出系列IP的成功例子有限(唐探、熊出没算是少有的成功案例),这就导致相关公司(尤其是内容制作公司)业绩波动严重,资本市场几乎无法看到一个可持续、且规模化的增长逻辑,估值也就很难走高。
所以截至目前,投资影视股基本都是短线炒作,很难用数票房的方式来较长持有;但股市短期更多是零和博弈,尤其当遇到股市退潮期和别有用心的大资金,普通投资者并不占优势,反而是在有硬增长逻辑的赛道长期布局,才可能有胜率。
讽刺的是,同样受益于《哪吒2》的万达电影2月13日周四刚收获一个涨停,周末就出公告股东将减持套现约8亿元,17日周一开盘股价直接跳水一度跌停;而在2024年万达电影预亏超8.5亿。
0 条